
連續五年獲得最佳巴拿馬咖啡殊榮的日曬處理之王
Robert Lamastus 在二十世紀初年就創立了艾利達莊園 (Elida Estate),那時他原為巴拿馬運河工作,聽說 Boquete 特別適合種植咖啡,就買下了它。現在莊園交給他的孫子 Wilford Lamastus 經營,在 Wilford 的努力之下,艾利達已經成為巴拿馬首屈一指的莊園,經常能進入「最佳巴拿馬」最後競標名單。有一半的面積在「巴魯火山國家公園」(Volcan Baru National Park) 內,是生態保育區,因而成為很多動植物的棲息地,各種稀有的哺乳動物如山豹,鳥類如長尾鳥都可見到,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。巴魯火山同時是中美洲最高的火山之一,依不同的海拔高度,有7 種微氣候。艾利達的咖啡只種到 1850 公尺高,在巴拿馬,咖啡種植不會高於這個海拔高度。雨季非常長,可以從 5 月一直持續到 11 月,年雨量高達 2400mm,陽光充足的期間則是從 2 月底到 5 月初。即使在乾季,山區還是多霧、潮濕,氣溫相對偏低,夜間更冷。咖啡終年被雲霧繚繞的原始森林所覆蓋,有良好的陰栽環境。伊利達的咖啡樹從種植樹苗開始,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收獲,大約四年半到五年半(比一般長兩、三年),低溫的環境,也使櫻桃要多一個月才能成熟,這些因素都形成咖啡的特殊風味。
莊園大部份以水洗法處理櫻桃,少部分是日曬處理法。日曬處理法是將咖啡豆留在果肉內一起乾燥,使果肉的味道容易滲入豆子內部。為了乾燥的需要,櫻桃果實會從較高海拔的種植園區,移到較低海拔、較溫暖的日曬場,日曬時間會持續 10 到 12 天。與水洗豆比較起來,日曬通常會有更厚實的口感,但最大的挑戰則在日曬過程中的發酵過程,艾利達的日曬處理非常精緻,能得到風味複雜、水果風味強烈、香氣飽滿的咖啡,尤其在處理傳統豆種鐵比卡與卡杜艾上更富經驗。在進行日曬處理時,會依採收日期分開處理,因此每個批次都是同一天採收一起處理的,一個批次平均是五袋。經過大約 10~12 天的低溫日曬後,帶殼豆會在 10~12℃的倉儲內放置 75~100 天熟成,直到要出貨當週才進行去殼與手選。為2014 WBC世界賽第7名、台灣區冠軍吳澤霖選用豆款。
乾香:莓果香、熱帶水果、百香果、鳳梨、莊園級巧克力、愛文芒果
濕香:覆盆子、黑醋栗、楓糖、蜂蜜、黑櫻桃、木質香、紅糖
啜吸:精緻的強烈莓果、新鮮草莓果醬香氣,水蜜桃的酸甜,極致的清爽口感與乾淨度
咖啡36香 : 檸檬柑橘味、蘋果味、黑巧克力味、榛果味、樹木味、黑醋栗味、蜂蜜味、咖啡果肉味
咖啡豆產區 | Boquete |
莊園成立於 | 1918年 |
莊園大小 | 65公頃 |
種植面積 | 30公頃 |
年雨量 | 約2,400公厘 |
年均溫 | 平均20℃ |
種植海拔 | 約1,850公尺 |
咖啡品種 | Catuai |
分級標準 |
SHB |
土壤種類 | 火山土壤 |
咖啡處理法 | 日曬法 |
採收法 | 人工採收 |
採收期 |
N/A |
得獎記錄 |
|